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者风采 > 正文 >

西大教师故事(三)——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教授 蓝广芊

发布时间:2023-06-1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蓝广芊|笃行不怠燃星火,教学相长铸师魂

堂前种花,造福四海,台上育人,桃李天下。朝夕不倦,润物无声,日以继夜,刻苦钻研。一切皆流水,品节驻心间。

蓝广芊,男,1982年5月出生,西南大学特聘教授(含弘英才岗),博导,现任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副院长。近三年主持包括GF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包括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active 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行业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2项,已授权14项。

(一)学高为师,潜心育人

“以科研育人为主导,坚持过程培养模式”是蓝老师的一项育人特色。为提高育人质量,发挥科研育人的最大效能,蓝老师创建了“Bio-Road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团队”。十几年来,团队从创建之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目前的50余人,为学生锻造自己、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坚持“内力修炼”。蓝老师鼓励、邀请本科学生参与科研团队,结合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为本科生设立独立研究课题,并通过文献查阅、文献整理、论文写作技巧、实验操作、科研表征、定期实验汇报等方式进行专项系统的科研训练,全面提升本科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书面和口头表达等能力。

强化“外力融合”。蓝老师以国家“应用型科研”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每月组织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带领学生参加行业内学术会议、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赛事,不仅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科研本领和演讲等实践能力,而且为团队营造浓烈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状态。

心系“健康成长”。蓝老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Bio-Road团队为主体,成立“星火”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特设党支部。定期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包括前往历史故居实地参观学习、开展党史教育等活动。同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蓝老师秉持“亦师亦友”原则,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每月召开“吐槽座谈会”,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对于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同学,无论任何问题都尽全力给予帮助。

蓝老师与学生在实验室

(二)以身作则 十年磨剑

“没有‘坚持’打牢地基,再好的东风你也把握不住!”,这是蓝老师常常告诫学生的话语,也是他自身做事的“行为准则”,“有韧劲”是蓝老师身上的显著标签。

十年前,“默默无闻”的蓝老师还在苦心钻研着他“不被看好”的快速止血材料。没有固定的实验室和器材,他就东拼西凑;没有资金,他就自掏腰包;没有研究生,他就带着本科生干。处于困境的时候,他始终坚持,一次次从名叫“放弃”的泥潭里挣扎爬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年始终不渝的坚持和研究积累,蓝老师对体表出血、消化道出血、体内脏器出血等方面快速止血新材料,进行了全方位系统研究和布局。他曾参加CCTV2的《创业英雄汇》栏目,该速凝棉—快速止血材料一举拿下800万融资意向,同时其研发的快速止血材料还在国防领域得到肯定。

如今蓝老师已从一个快速止血材料领域的新兵,成为该领域的国家级人才。“坚持、坚韧”成为了他成功的秘诀,也成了他育人的法宝。

蓝老师参加《创业英雄汇》栏目


(三)不忘初心 逐梦路上

除了教授、博导、国家级人才这些身份,蓝老师还以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这一身份逐梦路上。在蓝老师的悉心带领下,团队成绩斐然。近三年,蓝老师课题组成员共主持包括高新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10余项科研项目。

经过长达2年的艰难攻坚和反复打磨,2022年,蓝老师指导的本科生项目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本科生组主赛道金奖,实现了学校互联网+比赛在本科生组零的突破!据悉,该赛事当年的金奖立项率不足万分之一。今年,蓝老师指导的学生论文又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获评 “优秀学术论文”,这是学校首次获得此奖项,也是本届年会重庆市高校唯一获奖论文。近年来,团队已有10名同学保送到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山高路远,行路漫长,蓝老师通过自己兢兢业业的教学,帮助学生完成梦想,也成就了自己的初心。

蓝老师在他的朋友圈写道:“十年前,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我依然相信。我相信,未来还能点燃更多星火”。寥寥数语,透露出了一个学者的心之所向,也表露出一位师者的殷殷期盼。我们坚信,蓝老师将会在他人生的下一个十年,开启另一段精彩的执教旅程。潜心治学、用心育人的蓝老师,我们向您致敬。

蓝老师在实验室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追光而遇,沐雨而行。心怀热忱,以梦为马。脚踏实地,不负韶华。深耕数十载,初心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