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论教育工作(2025年)
发布时间:2025-07-1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2025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
习近平2025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确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有效发挥指挥棒作用。要完善学校管理体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习近平2025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
习近平2025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广大民盟、民进成员和教育界人士要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支持参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2025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人工智能科研保障、职业支持和人才评价机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习近平2025年4月25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20年来,复旦大学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产出了许多原创性成果,在国家建设和民族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习近平2025年5月26日致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的贺信
新起点上,希望复旦大学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教育科研改革,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2025年5月26日致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的贺信
- 下一篇:习近平论青年工作(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