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教师故事(九)——冯小俐:为德语教育插上心理学的翅膀
发布时间:2024-03-2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冯小俐|为德语教育插上心理学的翅膀
冯小俐,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起任教于西南大学。
推开教室门,就看见身着一袭红衣的冯小俐老师。当我们和她聊起德国和德语,文静的冯老师立刻活跃起来:“德国是心理学的发源地,但是国内心理学者有关心理学研究的介绍和借鉴比较注重英美等英语国家,对德国则比较忽视;而在德语圈,10年前又很少有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所以我就利用会德语的优势,把德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介绍到中国来,让中国的心理学者受益……”
2019年,冯老师撰写的《学业自我认知与德语专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出版,这是国内首部研究德语专业学生学业自我概念、自我效能与专业成绩关系的学术著作,也是她融合语言学和心理学知识的教学科研成果。
(一)吹拂三代的“育人”家风
冯小俐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一个教师家庭,祖父和父亲两代人都从事教学工作。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别人问起她的志向时,年幼的冯小俐总是毫不犹豫地答道:“当大学老师!”为实现这个理想,她不懈努力,岁月流转,她的奖状贴满了家里一整面墙壁。
高考填报志愿时,冯小俐听取了父母的建议,选择了四川外语学院德语专业,专攻日耳曼语言文学。
进入大学后,冯小俐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她博览群书,深入地了解德国的语言文化。四年间,她先后获得6次奖学金,从德语“门外汉”成长为具有扎实德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优秀毕业生。
1993年,本科毕业的冯小俐选择留在四川外语学院任教。那时,高校教师是一个清贫的职业,但从小怀揣“教师梦”的她并不在乎。“相比于追求所谓‘名利’,我更喜欢与可爱而纯粹的学生们相处。”冯小俐说。
学生对冯小俐的祝福(黑板上的德语翻译为:我们爱你,祝你一切顺利!)
(二)矢志不渝的求学路
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冯亚林教授,他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赴德留学的人员之一。回国后,针对中国德语教育界注重文学、相对忽视教学法研究的情形,冯教授提出,德语教育“要文学、语言学、教学法三者并重”。
当时,冯小俐刚取得德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在冯亚林教授的启发、引导与鼓励下,她决定攻读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跨学科研究是艰难的,但冯小俐从未退缩:“有一次,我看到教室的一面墙上写着‘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这句名言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觉得正是这句话激励了我,让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冯小俐发挥自己的德语优势,选择了德国教育心理学作为研究方向。在广泛收集、分析第一手德语资料的过程中,她发现德国心理学家认可的教育心理学诞生于1899年1月15日,标志是德国人Ferdinand Kemsies创办的《教育心理学杂志》,而这与中国通行教材上记载的1903年并不相符。认真谨慎的冯小俐竭尽所能,向所有她能联系到的德国教材的编者们发去邮件进行咨询。
很快,冯小俐收到了慕尼黑联邦国防大学教授卡拉普先生的回复。这封邮件犹如一条纽带,拉近了她与卡拉普教授的距离。随着频繁交流和深入探讨,她和卡拉普教授建立起跨越十余年的深厚学术友谊。
为了更好地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冯小俐决定去德国访学。在卡拉普教授的帮助下,她顺利拿到了马尔堡市菲利普斯大学教授罗斯特先生的邀请函。
回望求学的日子,冯小俐很感慨:“如果要问我成功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我有做学问、教书育人的执念。我很执着,认定的事情一定尽可能地做到完美。正是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信念,我才能在教学科研上取得难能可贵的成绩。”
冯小俐在德国求学,前排右一为冯小俐
(三)春风化雨,养育桃李芬芳
在良师益友的帮助下,冯小俐从心理学研究与德国留学的经历中不断汲取营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她用两年多的时间追踪研究了重庆、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多所高校的700余名德语专业学生,在整理、分析了大量相关数据后,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德语自我概念”,即德语专业学生对自己德语学习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它基本上在第三学期末稳定下来,此时学生基本可以准确评定自己的德语学得好不好。自我概念具有行为调节作用,建立高水平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第二,“德语自我效能”,即德语专业学生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学生的自我效能越高,说明他越有信心迎难而上,解决学习问题。具有高水平自我效能的学生在学习上的行动力更强,更愿意尝试,不会轻言放弃。
冯小俐认为,在学生的德语自我概念从无到有再到稳定的前三个学期,教师的引导极为关键:只有在基础阶段采取相应策略,才能涵养出学生们高水平的德语“自我概念”“自我效能”,之后学生的德语学习才可能更成功。
“我会尽可能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尽可能委婉地指出他们的问题和不足;表扬学生学习中非智力的因素,比如‘你很勤奋’而非‘你很聪明’,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出考试题时避免难度太高,出现‘地板效应’;我还会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把班上所有学生的名字记住……师生关系融洽后,我就鼓励他们积极提问、表达观点。”她说,“这些心理学的微小实践确实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习之外,熟悉德国生活细节的她还努力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对德语的兴趣,比如和学生吃饭时,她会主动告诉学生们德国的餐桌礼仪,等等。
冯小俐与学生们在一起 ,前排左二为冯小俐
如今,冯老师已经在讲台上坚守了三十余年,在她心中,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当老师一定要有爱心。授业解惑的尽头是传道,而道是什么?于我而言,是孩子们大学四年后,走向未来,能够真正把德语运用好,以不同语言作为桥梁,爱上多彩世界的宽广,从这份热爱、自信和感激中受益。”
“孩子们总是很喜欢在课余时间和我交流自己的生活,我们无话不谈,彼此关心,让我如此这般热爱着这份职业、这份事业。”冯小俐说,“收到已毕业学生的一张明信片、一条短信,虽只寥寥几句,我都觉得满心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