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教师故事(十一)——朱琳:在西部大地开设“行走”的课堂
发布时间:2024-09-04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朱琳|在西部大地开设“行走”的课堂
朱琳,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从教至今。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这段发在朋友圈的文字生动诠释了朱琳对“行走”的认知。十多年来,从大西北到大西南,她把自己的课堂开设在了祖国广袤的西部大地上。
(一)走向实地
朱琳的“行走”始于2003年。那年暑假,还是本科生的她,第一次参加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调查给朱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她认识到调研是促进学习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此后,朱琳开始频繁地“走向实地”,在一次次调研中,她掌握了调查问卷设计和调研方案撰写的技巧,逐步提升了自己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2013年博士毕业后,朱琳到西南大学任教,并加入了廖和平教授团队。廖老师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长年跋涉乡野。在廖老师的带领下,朱琳加入到原国务院扶贫办委托的脱贫摘帽县抽查第三方评估重大项目中,同陈永、洪惠坤、何潇、盛耀彬、李涛等多名专家一起,在全国100余个贫困县开展工作。在这个团队中,朱琳不仅学到了多种新的评估方法,还进一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调研经验。
“调研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朱琳说。
朱琳与廖和平教授走访农户,左一为朱琳
(二)调研路就是教育路
朱琳认为,泥土地上的“行走”,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深度拓展,增加学生对党情、国情、社情和民情的体验和认识。
任教至今,朱琳已带领学生团队在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过多次实地考察。她记忆最深的一次,是2022年8月对云南省沧源县2-3岁儿童的教育调研。
沧源县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在两年的时间里,朱琳团队马不停蹄地走访了每个样本农户,包括靠近边境县难以联系的家庭。在深入探寻当地幼儿教育现状和需求后,朱琳团队撰写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儿童发展、成长环境评估与建议报告》,这份报告被沧源佤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采纳应用。
“根据评估分析结果,(我相信学生)深刻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给边境民族地区带来的变化,对儿童养育领域产生了里程碑意义的变革,最显著的是运动能力滞后和语言发育滞后儿童的比例在近五年内显著下降。”
朱琳带领的学生团队成员并不拘泥于本学院,学生们来自地理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教育学部等,分别担任调研员、宣传员、数据员和片长等。在调研路上,大家一起学习,宛如一家人。
朱琳走访农户,中间为朱琳
说起团队里的学生,朱琳如数家珍地讲出了大家的名字,如来自地科院的陈淇瑶、张帅、李东麟,来自国治院的李婷婷、李文琢、乔钦等等,“我见证了他们一路走来的成长和蜕变,有的学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学生进入了工作岗位,表现都非常优秀。”朱琳说。
朱琳认为,评估调研不仅是反映扶贫攻坚工作效果的手段,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教育应该是充满温暖和情感的事业。
“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很多贫困户、贫困村,脱贫攻坚帮助了很多贫困的人,我们的参与也见证了摆脱贫困过程的艰辛,让我们越发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朱琳说,“我希望同学们也用心感受、悉心挖掘,体会调研的温暖,直面社会的问题,乐观地面对人生。”
让朱琳欣慰的是,这些在行走路上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反馈了自我获得的切实成长:“朱老师在调研前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帮助我们明确调研目的、制定调研计划,还在调研过程中全程跟进,及时解答我们的疑惑,确保调研顺利进行。朱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三)永不孤单的调研
十一年过去了,朱琳在跋涉的路上从未止步。
朱琳在自己的第二个孩子三个月大时,为了不耽误指导学生调研,她带着孩子一起参与了四川省广元市两个贫困县——昭化区和朝天区的调研。
漫漫路途,朱琳笑言,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总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对朱琳而言,调研也是一个不断转变角色的过程,她时而是课堂上的学生,时而是社会工作者,时而是孩子的榜样,时而是学生的引路人。
农户向朱琳展示劳作留下的老茧,右一为朱琳
一次次的坚持与积蓄,都是为了绘制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朱琳主笔的《高度重视我市脱贫人口持续增收问题》咨政报告,基于重庆市33个有巩固脱贫任务的区县和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脱贫人口收入数据,分析了重庆市脱贫人口收入特征,提出了推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的相关建议,该咨政报告获得了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同志的批示,并被市乡村振兴局采纳应用。
此外,朱琳还和学生合作发表了《土地流转何以促进农户增收——基于收入来源的视角》《重庆市城乡融合发展时空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等论文。在实证分析影响相对贫困和农户增收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团队向政府提供了改善农户家庭禀赋和要素支持的多维措施,以提升农户的增收能力和生计韧性等。
“现在是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时期,我们会持续关注中国减贫治理的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提升,开展新的课题。”朱琳说。
朱琳与学生们一同参与调研,左一为朱琳
对学生的培养,朱琳同样充满期许:“我们也会继续在各项调研工作中深化实践教育,带领更多的学生通过实践去深刻感知我们的国情和社情,去感受社会的召唤和肩上的责任,我想把学生培养成更全面的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