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者风采 > 西大教师故事 > 正文 >

西大教师故事(十二)——石孝均:带着学生接“地”气

发布时间:2024-09-04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石孝均|带着学生接“地”气

2C0047

石孝均,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从教至今。

说起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老师,石孝均提到了被誉为“大地之子”的侯光炯院士。“读研时,侯老给大家上课,除了讲理论,更多讲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石孝均回忆说,“侯老长期蹲点四川长宁农村,即使在病重期间也没有停止工作,直至去世。”

侯老的言传身教,锻造出石孝均“接地气”的品格,接过前辈们的教书棒,她也将自己深深扎根于土地之中。


(一)将理论运用到农业生产一线

1989年前后,全国准备建立九个国家级土壤肥力监测基地。西南地区因集中分布着蕴含丰富矿物质的紫色土壤,被选为九个建立点之一。而在国外,类似的土壤监测机构早在1843年就已建立。有感于本地土壤研究的滞后性与重要性,硕士毕业的石孝均毅然放弃了推免深造的机会,选择了留校工作,“土壤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地刚建立,需要人”。

这一留,就是三十五年。

“我的第一堂课,是给农业生产技术人员上的”,石孝均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当年上课的情景,“他们对知识非常渴求,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常提问,有些问题当时我不知道怎么解答,感到很窘迫,课后我一定去弄清楚,再给他们讲明白、讲透彻。我自己也通过这个过程学到了很多,真正把理论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回想起侯老的教诲,石孝均敏锐地意识到,上课不能照本宣科,应该帮助技术人员和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秉承着“不去调研就不清楚”的理念,石孝均走向农业生产一线,将理论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对于下地调研和培训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要赢得老百姓的信任。石孝均的办法是“让他们亲眼见到培训与指导的成效。”在蒲江,石孝均带着团队亲自动手在一块地里种植了柑橘,秋冬季节柑橘成熟时,她便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来采摘和品尝,品相好、味道好、产量也不错,很快赢得了当地农民的信任,最后,甚至连腿脚不便的老农都会拄着拐杖来听她的培训。

在深耕过的水稻、烟草、柑橘、绿肥等领域,石孝均始终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培训前,她会先下地查看不同农田的各种问题,再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我每次培训结束后,老百姓是不会让我走的,他们会一直围着我问问题”,石孝均开怀地笑起来,“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我很自豪”。

1F9F06

石孝均在田间为农民做培训


(二)在实践中探索教学真经

关于如何将理论与生产相结合融入到教育教学中,石孝均也琢磨出了一套独特的方法。

在她的研究生尚未入校时,她就会主动联系他们,安排他们跟随师兄师姐下乡调研,让他们提前在调研中了解农村、发现问题。石孝均认为,围绕发现的问题查找资料,学生才能更好地选出需要细读的文献,找到解决方案,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确定论文选题,还能有效提升科研能力;学生只有了解民生,才会觉得学的知识有用,才会真正喜欢上农业这个学科。

石孝均要求学生在调研期间每天撰写日志。“一开始学生们觉得很困难,不知道写什么,很久才憋出几十个字。”石孝均露出可爱的笑容,“几个月后就熟练多了,四百字以上的配图日志,最快的能十分钟左右写完。”通过仔细阅读日志,她能很快发现学生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在她的悉心指导和精心培养下,她的学生们在研究生一年级科研能力就得到大幅提升。

FED4D

石孝均指导学生研究禾本科牧草

2009年,为响应国家号召,石孝均开始实践“双导师制”,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最初,“双导师制”只有两位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指导理论,校外导师(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指导实践。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推进,富有责任感的老师们开始“越界”培养学生。2012年开始,石孝均将“双导师制”完善为多主体指导模式,以问题为导向,让不同的学生和导师汇集在一起探讨、学习。15年来,“双导师制”培养出70余名研究生,其中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0余人获得重庆市和学校颁发的各类奖励和荣誉。

在观察学生调研的过程中,石孝均还注意到一个问题:研究生的知识虽精不广,无法全面解答农民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建立。为解决这一问题,石孝均团队提出了“新型农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最重要的是强化人文素养和多学科专业知识融合,拓宽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面,便于更好回答农民的各种问题。”为落实该方案,石孝均邀请校外行业专家讲授包括行业相关政策在内的基础知识,打通不同学科课程间的壁垒。

辛勤的付出终会有收获。20221月,石孝均带领团队荣获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以人为本育西大人才

三十余年光阴荏苒,秉持“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石孝均收获了一个个成才的学生:

2010级研究生钟帅,现在是广东烟草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

2011级研究生韩晓斌,来自农村,读书时向石孝均坦言“在开展研究任务的同时,希望老师考虑一些补贴”。石孝均随即为他发放了下乡调研补贴,50元一天,一个月1500元。有了补贴,韩晓斌不仅能定期给家里寄钱,到毕业时自己还攒了近两万元,工作的劲头更足了。这位特别能吃苦的孩子被招聘进入烟草科学研究所从事烟草研究工作,现在已是一个研究小组的领头人;

2021级研究生李栋和张丽君是石孝均的“得意门生”,两人在丹棱科技小院做调研工作,一待就是508天。2022年丹棱地区遭遇了干旱气候,柑橘出现大面积日灼病,表皮晒伤,经验不足的两人联系了石孝均。在老师的远程指导下,他们学会了安装喷灌设备,控制水量,最后运用喷灌技术将丹棱科技小院柑橘日灼病率从40%降到了10%,基本解决了干旱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自发找他们学习喷灌技术。严师出高徒,李栋和张丽君带领丹棱县种植柑橘品种“不知火”,亩产大幅提高,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实质性的成果与显著效益,他们获得了“最美研究生”等一系列荣誉,多次被央视、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

……

209197

与学生一起收获试验地柑橘,图中左二为石孝均

在石孝均的办公桌上、柜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一些小物件:一排憨态可掬的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彩色石雕、一壶颜色鲜亮的红茶、一只红色的兔子玩偶……它们是学生毕业后送给老师的小礼物,被石孝均视为宝贝一样,放在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看到它们,我就想起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光,自己特别开心,想着一定要把学生教好,让他们为国家为社会做有用的事情。”

石孝均的朋友圈信息不多,几乎全部是与西南大学有关的文章,她的手机壳上也贴着西大校徽磁吸贴:“学校见证了我从一个小姑娘、一个科研小白再到如今做出一些成果的二级教授,我也见证了学校的发展。我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我所有的成果都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和支持,学校的每一个微小变化和进步都让我很兴奋。”“一代一代西大人的不懈努力和坚守,铸就了西大的今天。我相信,西南大学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石孝均充满希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