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者风采 > 西大教师故事 > 正文 >

西大教师故事(十三)——李先源:择一事,终一生

发布时间:2024-09-04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李先源|择一事,终一生

6FF5A

李先源,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从教至今。

“神仙的仙,缘分的缘,我们是觉得有幸遇到先源老师才这样叫。老师对我们十分亲切,像朋友一样,我们都叫他‘仙缘’伯伯。”学生们这样形容对李先源老师的敬称。

印象里,李先源老师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用他掺杂着川渝味道的普通话向同学们讲述那一个个复杂的植物学概念,书本上的知识就这样在他的讲述中“活”了起来。


(一)植物缘起山野,热爱伴随终生

生在重庆夔门,长在奉节田间,李先源从小便接触到很多植物,也许是对植物有天生的敏锐,幼时的他几乎不花费什么功夫就能熟记各种植物的俗名。出于对植物的热爱,他从山间野趣走向了植物学专业的求学之路。

1985年,20岁的李先源从四川省林业学校毕业,来到西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工作,决心与自己喜爱的植物标本“打长期的交道”。标本馆的工作十分严格,经常需要早起晚归上缙云山采集植物标本。在李先源的记忆中,爬山的过程虽然艰辛又疲惫,但自己却总能从中找到乐趣:“(途中)能看到很美的风景,山清水秀,花也开得好看。”在标本馆的日常工作是采集、制作、鉴定、整理标本,这项在很多人看来繁琐复杂的工作,李先源却乐在其中,他也从标本馆的新人成为了植物标本馆副馆长。

自《中国植物志》出版后,很多综合性本科院校陆续取消了植物分类学专业,但李先源认为,这块领域仍然需要探究。他毅然选择以植物分类学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并考入西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继续深造,199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继续任教,同时负责标本馆的日常管理工作。

从标本馆迈向教室,李先源在近30年的教学岁月中始终对自己的专业怀有不变的热爱。他希望这份热爱能感染课堂上的莘莘学子,在他们心中播撒下植物学的种子。“我希望学生们能更加热爱植物学。”多年来,李先源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我想让教学变得有意思,学生们才会更感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执着的追求和一如既往的热爱,(所选择的)路才会走得更远。”

1CC54F

李先源在野外考察植物


(二)30年育人梦,20年编书心

在学院,除了“仙缘伯伯”这个称呼外,李先源还被学生们称为“行走的植物百科全书”。

2004年,李先源调入园林系(现风景园林系),主要从事园林专业《植物学》的教学工作。不久,李先源发现传统的植物学教材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匹配度不高,缺乏针对性,这不仅给园林植物分类学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也大大削弱了植物分类学的教学效果。

“为什么不编写一本专门适用于中国风景园林专业的植物分类学教材呢?”李先源脑海中冒出一个想法。2007年,他主编出版了重庆市“十二五”规划教材《观赏植物学》,并在十年间进行了两次修订再版。

2013年,他又感《观赏植物学》记载物种数量偏少,配图多为墨线图,于是编写一本全彩教材的想法应运而生,开启了《观赏植物分类学》的编撰。2018年,《观赏植物分类学》顺利出版。该书共收录植物1709292398种及500余个品种,并附上了其30余年所拍摄的活体植物图片1200余幅。

此后,受中国农业出版社邀约,编写一本适合园林类专业的植物学教材,李先源把《观赏植物学》和《观赏植物分类学》进行统整,于2020年主编出版了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植物学》,并将1.5万余幅活体植物彩色图片做成教材数字资源,每一科植物后面都有一到两个记载物种彩色图谱的二维码,呈现植物从外观到局部的细节。2023年,该教材获评重庆市重点建设教材。

本着育人情怀和对专业的热爱,李先源不断更新迭代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开发了3门在线课程:《植物学》《观赏植物分类学》和《珍奇观赏植物》,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科学普及植物学知识,让更多学生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其中《观赏植物分类学》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珍奇观赏植物》获评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截至20245月底,两门在线课程惠及高校330余所,学生15万多人,其中11万余人获得学分,发挥了较好的教学资源共享效果。

5C495

李先源负责的“观赏植物分类学”和“珍奇观赏植物”课程获奖证书


(三)亦师亦友,春晖不尽

2006年至2008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李先源带领研究生投入到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的子项目中,负责西南大学教学标本数据库的建设。每天,十多人挤在小小的办公室里,整理上万个重庆地区特色活体植物标本,并将每一张标本数字化。时间紧、任务重,李先源和研究生们成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负责整理录入,我主要负责鉴定,像流水线作业一样,大家都很辛苦,我和他们是站在一条战线的。”李先源笑道。

李先源近五年年平均课时940学时,他始终保持着初入标本馆时严格训练出的习惯。他已记不清多少次带着学生到缙云山实习,教他们如何识别、采集野外植物。

“李老师体力很好,漫山遍野地跑,能跑过他的同学没有几个。”李先源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教学风貌深深地印在每一位学生的脑海中。在实习过程中,李先源非常体谅学生的辛苦,对他们野外采集的生涩动作和小错误也非常包容,“我一般不冒火(生气),把同学们当做朋友来平等对待。”

年近六旬的李先源明年虽将退休,然而他教书育人的步履从未停歇,仍在不停优化教学内容:亲手制作清晰直观的植物剖面图,用心美化从配色到排版的PPT细节,用心思索如何把植物学的知识更精益求精地讲述给同学们……对专业和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是他传道授业解惑的信念之源。

1E3D93

带学生到缙云山进行植物学实习,左一为李先源老师


采访当天,烈阳穿过繁茂的枝叶投射到大地,李先源老师坐在办公桌前,翻着厚厚的书页,头发已然斑白。阳光是旧的,办公椅也是旧的,但桌前的他对植物学的热忱之心一如四十年前:“这些书和其他教学资料都会留给学生和年轻老师用,教书育人这条路就是要薪火相传,才能经久不息。”他的眼眶微微湿润,但目光坚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