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教师故事(二十三)——李心悦:以青春守护青春,用热爱点亮未来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李心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本科生辅导员、副教授,2013年从教至今。
自2013年起,李心悦步入辅导员岗位,开始了她默默耕耘的岁月。回首过去的11年,李心悦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用年复一年的坚守与付出,成长为学生公认的优秀辅导员。她的育人之路,犹如守护青春的长河,亦如对理想的执着追寻。
以心育心,青春引路铸未来
“时光匆匆,大学毕业已经8年,回首在西南大学求学的那段岁月,李老师始终是我最为温暖且重要的引路人。”2013级本科生陈姿伶如此感慨。
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只要学生有需要,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身边,给予他们最贴心的关怀。在学生宿舍里,她关切地询问同学们的生活状况,主动了解同学们的课程学习进度和学习困难,用细致入微的关怀温暖学生的心;在学院谈心室里,她坐在情绪低落的学生身旁,用轻柔且充满鼓励的话语,引导学生倾诉困扰,不时点头给予回应,给出贴心的安慰与建议 。渐渐地,学生们把她当作最信任的人,遇到问题都会主动找她帮忙,与她无话不谈。
陈姿伶回忆道,“初入大学时,面对陌生环境和学业压力,我的内心充满了迷茫与不安,几次想要转专业,李老师主动找我谈心,耐心地倾听我的困惑,用温暖的话语和鼓励的眼神,让我逐渐找到了方向。”如今,陈姿伶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思政课教师,帮助更多的学生找到属于自我发展之路。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的储备。”李心悦如是说。她常常埋首于经典的思政理论著作,专注于研读前沿学术成果,和学生一同奔赴一场场学术讲座。她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创新工作方法,精心策划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在专业学习上,李老师对我的影响深远。每当我对晦涩的理论理解困难,或是在撰写课程论文毫无头绪时 ,她总是第一时间为我答疑解惑,引导我深入思考。李老师虽与我们年纪相仿,但她对专业领域的不断追求,激励着我不断努力,让我在专业课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6级本科生孔祥鑫回忆道。
参加工作以来,李心悦荣获多次表彰奖励,被评为学校优秀辅导员、重庆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入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
知行合一,青春之声传理论
李心悦担任学院学生宣讲团指导老师,为培养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者倾注了大量心血。她认为,学生的成长不是孤立的过程,而是专业知识与实践历练相互交融的美妙旅程。她引导学生积极加入学生宣讲团,精心策划宣讲团培训,从理论知识的深入讲解到实际宣传技巧的细致示范,她都精心指导。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理论内容,她注意搜集生动案例,指导学生反复打磨讲稿。在实践演练环节,她逐字逐句地纠正学生的表述,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个性化建议,和学生共成长。
“最近工作量大不大?需不需要更新书架上的图书?”从整体工作规划到细节的安排,她总是考虑得比较周全。她重视学生宣讲团成员的素养提升,带领学生开展经典著作读书研讨会、参加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理论宣讲论坛等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活动。
她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社区、农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用青春姿态传递党的声音,让理论的光芒照亮社会每个角落,温暖每一颗奋进的心。
“打快板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要继续把‘快板舞宣讲’发扬光大,让它成为宣讲团的活招牌。”李心悦注重宣讲形式创新,指导宣讲团推出了“宣讲+漫画”“宣讲+快板舞”等“宣讲+”立体传播矩阵,着力提高宣讲质量。为更好地了解学生宣讲团日常工作,李心悦即使再忙也会抽出时间指导学生宣讲团快板队训练。从不会持板到能打出一段完整的快板词,李心悦与学生共成长,一同体会理论宣讲的魅力。
学生宣讲团成员刘林耀回忆道,“李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学生会和宣讲团的工作,因为年纪小,我常常容易打退堂鼓,李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鼓励我多实践,知行合一,方可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她的指导下,我们团队荣获多次省部级以上荣誉,这一切不仅锻炼了我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更让我明白了责任与担当。”
11年来,她带领学生宣讲团共开展精准化主题宣讲活动12期、各种教育活动400余场次,涉及受众两万余人。以学生宣讲团25年奋斗历程为内容的原创微电影《夏日之歌》荣获第六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特等奖。学生宣讲团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百佳理论社团、重庆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护航成长,师生共进谱华章
在李心悦的辅导下,学生们的发展之路充满了无限可能。针对学生职业规划的迷茫,她常常结合具体情况,详细剖析考研深造和直接就业的利弊,引导学生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升学路上,她激励大家勇敢冲刺清华、复旦等名校。考试当天,她精心组织人员为同学们准备营养均衡的午餐,确保每位同学能在紧张的考试间隙,及时享用到午餐,以最佳状态迎战。李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五四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勇于探索并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开展学术研究,还有选择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她所带学生就业率达97.87%、升学率达67.7%。经她悉心培育的学生中,有在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继续深造,还有成长为省级教学能手,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领域崭露头角,荣获省级各类表彰。
学生们毕业后,李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并未因距离而消散。去到毕业生所在的城市,她总会第一时间联系大家,倾听大家各自成长的故事。每当毕业生回到重庆,总会第一时间联系李老师,她作为连接毕业生和学校的“桥梁”,主动组织学校老师和留在重庆的同学们欢聚一堂。
她不仅是引领学生成长路上的明灯,更是陪伴学生一路前行的坚定同行者。她满怀热忱,与同学们携手组建学习打卡群,在监督与互助中共同成长。那一方小小的线上天地,成为他们彼此激励的温暖港湾。她在职期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与本科留校深造的同学们一同顺利毕业。此外,她还和大家共同完成课题,将“师生共同体”升级为“发展共同体”,先后主持省部级等各类课题6项,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从“名师工作室”到“全国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不断攀登职业发展的新高峰。
用心浇灌,为爱指路。未来,李心悦仍然会坚持做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